您当前的位置: 足球365在线直播>> 信息公开>> 政策文件
足球365在线直播关于《砚山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函
作者: 佚名 来源: 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2日 点击数: 双击自动滚动

根据《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云政办发〔2017〕35号)、《文山州“十三五”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在综合分析砚山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和潜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基础上,结合砚山实际,我县认真编制了《砚山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为使《砚山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的制定更具操作性,切合砚山实际,提高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参与度,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建议:

1.电话方式。联系电话:0876—3122401,移动电话:18088284021;

2.电子邮件。通过电子邮件反馈意见建议,请传至邮箱:1239323500@qq.com;

3.书信方式。通过书信方式反馈意见建议,请邮寄到砚山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办公室,通讯地址:云南省砚山县江那镇砚华东路60号,邮政编码:663100。

意见建议截至反馈时间:2018年7月2日。

附件:《砚山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征求意见稿)

足球365在线直播

2018年6月22日

砚山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2018—2020年)

(征求意见稿)

前 言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省委省政府在深入推进“三农”工作中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突出“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和开放农业”六大建设重点;砚山县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三张名牌,重点打造粮食、三七、辣椒、蔬菜、烤烟、山地牧业、种业、油料八大高原特色产业。“砚山蔬菜”已成为享誉全州、传播全省的特色名片。

根据《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总体规划》(云政办发〔2017〕35号)、《文山州“十三五”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等的要求,综合分析砚山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和潜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基础上,特编制《砚山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旨在认真总结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到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以全面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产业增效和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以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环境整治、现代农业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中国梦—魅力砚山篇”的美好蓝图,不断加大农业科技项目推动力度,逐步完善农业和科技基础设施条件,促进砚山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为推动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走出一条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之路,为砚山县全面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有力支撑。规划期为2018—2020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近年来,砚山县明确了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重点突出“科技创新、农民增收、培育优势产业、惠农富农”四个领域,积极围绕国家现代农农业示范区、高原特色农业、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农业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培育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基础性工作,砚山农业和科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发展成效

砚山是站在“全省先行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高度以及在示范引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的要求,充分发挥砚山县交通、区位、气候、物种等比较优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主题,按照“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农户联动、链条拉动、市场引导、科技支撑、规范种植”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整合资金,加大建设力度,采取“市场引导、政策扶持、信息服务、加大投入、强化指导”五项措施,把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不断提升粮食、三七、辣椒、蔬菜、烤烟、山地牧业、种业、油料等产业,大力扶持花卉、林果等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1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43.73亿元,占年计划43.3亿元的100.99%,同比增长7.1%;农业增加值26.07亿元,占年计划26亿元的100.27%,同比增长6.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55元,同比增长9.3%。

(二)稳定抓实粮食生产。粮食播种面积稳步上升,产量连年增加,年粮食生产播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2017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105.4万亩,实现粮食产量2.74亿公斤。为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重点推进种养结合型调整,继续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改种青贮玉米饲料和优质饲草,支撑畜牧业发展。

(三)特色产业健康发展。2017年,三七、辣椒、蔬菜、烤烟、油料5大特色经作种植面积99.69万亩。辣椒、蔬菜成为砚山县种植面积最大,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全县规模化蔬菜基地从1个1万亩发展到4个4万亩,覆盖全县8个乡镇。专门从事蔬菜种植、外销的企业、合作社发展到12家。种业以砚山东南亚杂交玉米研究所为辐射中心,收集5000余份玉米品系,目前在国际上获得6项专利证书和18个玉米新品种审定登记证书。畜牧业产值达12.36亿元,实施山地牧业完成草地治理33万亩,围栏封育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60%;人工种草牧草混播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

(四)基础设施装备完善。砚山县通过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旱涝保收项目、水土保持项目、土地治理工程项目、现代烟草工程、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中低产田地改造等项目建设,全县高标准农田面积累计达28.87万亩;农业设施面积逐年加大,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51.1万亩。

(五)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壮大。砚山县2017年培育龙头企业40户,实现销售收入36.67亿元,比上年增8%;农民专业合作社706个,注册资金23.9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12个,500万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34个,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173个。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备受关注。砚山县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县拥有“三品”认证企业7个,认证产品25个,质量体系(ISO9000)认证企业 6 户,拥有进出口权企业 8 户。认定种植业无公害产地面积71466.67公顷,渔业养殖面积1066.67公顷,畜禽养殖头数22.05万头(只)。

二、2018-2020年高原特色农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优势

生态环境优良、适宜特色农作物、种业及绿色食品的发展。砚山县位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自然隔离条件好,干湿季分明、日照短、辐射强,有利于农作物种子生长及正常成熟,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及生物药材生长及制繁种的最佳区域;独特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条件,为粮经作物品种选育、繁殖、推广和三七等生物药材生长、繁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有效成分丰富、含量高,品质地道,药用价值在全国所有产区内为最高;自然资源丰富、气候多样、生态良好、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已成为重要的无公害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县范围内的产地已全部完成无公害认定。

区位和交通优势助推农产品国内外市场。砚山县毗邻多个对外贸易边境口岸。砚山县所在的砚山县直接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达348公里。至越南河江163公里,下龙湾460公里,海防690公里。是中越构建“两廊一圈”战略的连接点和中心区域,是中国内陆腹地进入东盟国家最便捷的通道,也是云南构建泛珠三角与东南亚合作金色桥梁的必经通道和桥头堡,是云南面向越南和GMS国家开放与发展的重要市场“通道”及“前沿”;同时砚山县是云南省的东南大门所在地,素有“滇桂走廊”之称,是云南进入沿海的重要通道,距广西240公里,距昆明350公里;323国道、昆广高速公路横穿其间,使其成为通往昆明、两广及东部沿海市场的必经之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良好的区位优势,为砚山县发展现代农业,建成我国西部及周边地区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和销售中心提供了便利条件。

基础设施条件相对完善。砚山县加快推进农业装备发展进程,农机化水平较高。通过实施土地治理工程、现代烟草工程、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以工代赈、坡改梯配套建设等工程,使耕作、水利、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全县农田基本建设达到“田园化”标准水平。

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源广,产业基础良好。砚山县1000万元以上规模的涉农龙头企业有27家,涉农专业合作组织38个,已建立企业产业化生产基地29万亩,出口基地18万亩。外销产品100余个,产品销售到全国及外销美国、墨西哥、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1个国家和地区。辣椒、蔬菜、花生、花卉等特色农产品企业产业化生产基地近29万亩,出口基地18万亩。选育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云干椒三号”、丘辣1号、丘辣2号、“文辣1号”等干椒组合、鲜食椒“云干椒二号”等辣椒新品种以及“丽薯6号”、“合作88”等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成果显著,经济效益良好。

服务支撑体系完备。全县范围内普及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等实用技术措施,提高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粮食高产创建、“粮经型”、“粮粮型”等生物多样性多种间套作模式得到广泛应用,耕作制度进一步优化,有效地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土地产出率。砚山县乡农业系统保留51个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定编人员358名(县级177名、乡级181名),实有人数327名(县级181名、乡级146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69人,建立健全了较好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二)发展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云南讲话精神“三个定位”、“五个着力”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发展大局,为云南发展确立的新坐标、明确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擘划了新的蓝图,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的要求,对于经济新常态下的云南发展而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更加鼓舞了云南各族群众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实现中国梦的坚定信心。作为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的省份,云南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解决所有面临的难题要靠发展。当前,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期,现实的任务和宏伟的目标,无不需要我们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顺应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期待,坚定不移地推动云南实现跨越发展。

我们要进一步准确把握云南发展的“三个定位”、紧紧抓住“五个着力”的工作重点。“三个定位”是云南跨越发展的优势、依托和潜力所在,也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正确抉择和必由之路。我们要立足实际,开阔视野,深化对世情国情省情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完善发展思路,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形成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新格局,善于将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敢闯敢为、善谋善为,创新体制机制,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五个着力”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着力发挥党组织作用,是推进云南各项事业、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抓住着力点,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和工作的“牛鼻子”;突出工作重点,才能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把跨越发展的要求落实到行动上。

“十三五规划”云南省经济发展重点为砚山县发展提供契机。云南省“十三五规划”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云南打造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和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出口加工基地。促进云南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培育信息产业、高原特色农业、旅游文化业、新材料制造、现代物流、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生产加工、生物制药大健康八大产业;以滇中新区和昆明为核心,构建中心-节点-门户的三级开放格局。云南省的整体发展格局由以六大城市群为发展主体,转变为着力构建以滇中新区为核心增长极,以昆明为中心、以区域中心城市为节点、以沿边口岸为门户的三级开放格局。砚山县处于“昆明—文山—北部湾—珠三角”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文砚丘平城市群是云南东部门户节点。砚山县作为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和城市群建设的核心之一,在云南省、砚山县对内对外开放格局中区位优势明显,在砚山县“北融滇中、南下东盟、西接滇西南、东应北部湾”战略中地位突出,有利于在通道建设、产业合作、物流商贸等领域取得突破。

东部产业向西部产业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提高,致使企业经营成本一路飚升,原来依靠低成本人力资源发展低加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已经处于急剧减弱,甚至濒临丧失的危险境地。东部地区产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比较利益越来越低,其衰退性产业出于保持、提升竞争优势的需要,努力在寻求产业的区际转移。全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正经历由东向西的梯度转移;随着东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劳动密集型、资源型种养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将从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云南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节点。云南凭借其特有的资源环境、条件,正成为东部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向西部转移的重点承接地区。当前,在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砚山县处在云南省参与国内外区域合作建设的交叉点上,随着通边达海“水、陆、空、铁”交通大格局的逐步形成,将成为云南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走向东南亚的桥头堡。这将为砚山县打造一批新型战略性农业产业,提升发展层次,构筑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

经济发展政策和居民消费升级,为砚山县现代农业发展拓展新的空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城镇化快速推进,一方面带动了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为消费升级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推动了消费升级,对农产品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催生了以“生态”为特征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绿色食品等发展。近年来,这种消费在发达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日益兴起,“十三五”时期将继续保持发展。这既是对传统农业的一种挑战,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机遇。

(三)面临挑战

全球经济形势阻碍产业升级、技术投入速度。进入2015年以来,全球经济缓慢增长的态势愈加明显:发达经济体整体形势虽然相对较好,但经济复苏乏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囿于改革滞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跌等影响,经济增长趋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从我国国内来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处于合理区间,但全年要完成预定增长目标有较大难度。这种趋缓的经济形势导致投资相对放缓,技术革新创新的步伐也有所下降,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和创新意愿。

农产品市场波动因素日益复杂。随着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更加复杂,特别是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农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的联动成为复合的金融体系,形成了农产品“金融化”趋势。一些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幅大,波动周期短,对广大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造成了不利影响。未来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仍将存在,同时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由价格竞争转变为价格、质量、信誉等全方位竞争,由区域竞争转变向广域竞争。以跨国公司投资为主体的外资入侵对我国涉农产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凸现,我国种业正遭遇外资的大量渗透,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农业是高度依赖资源条件、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的产业。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要素瓶颈制约日益明显,由以往资金不足制约现代农业发展为主要因素,变为以土地和人力资源紧张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需求量不断扩大,将导致农业发展空间进一步压缩;受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三废”污染影响,区域水环境无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给周围农业生产和渔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

区域竞争将日趋激烈。首先,中西部地区希望借助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时机,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地区就业机会,更好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因而都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比环境、抢客商、争项目,态势逼人。一些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力度很大、发展水平较高,已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力量。其次,东部地区各省市政府,努力推动本省市发达地区产业向本省市欠发达地区转移。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在利用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等优势,吸引日韩、港澳台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产业已开始向一些东南亚国家转移。因此,中西部区域间争夺东部产业转移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体制机制的障碍依然存在。伴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快农业组织创新的要求日趋迫切,现代农业发展容易衍生出大量个性化、定制化、特惠式的服务需求,导致传统的公益性、普惠式的农业服务体系的局限性日益显现。由于体制改革滞后,政府主导的农业推广体系还不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技术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农业保险业务进展缓慢,由于缺乏有效抵押和保险,金融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的动力不足;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推进面临启动资金不足、运营资金短缺和农业经营风险集中化等困扰。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以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立足砚山县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为重点,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和促农增收为目标,以推进科技创新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生产导向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经营形式产业化、生产方式绿色化、生产过程信息化为抓手,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特色农业产业相结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突破口,重点建设具有砚山优势和特色明显的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形成一批具有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专业分工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打造并做大做强一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不断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闯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具有砚山特点的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技先行,优质高效的原则

把农业科技作为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正确处理产量与质量的关系,推进农产品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效益型转变,适应市场竞争和消费水平提高的要求,大力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以质取胜。依靠科技进步,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重点,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良种化、规范化、标准化,完善检验检测和监督体系,切实提高优势农产品内在品质,提高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打造质量优势。利用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植新兴产业,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

(二)坚持突出重点,择优发展的原则

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选择要立足砚山县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砚山当地特色品种、特色品质和特色时段,打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提高农业效益。产区选择要相对集中,优中选优,不能到处布点。投资建设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不能全面开花。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在发展中创造特色,在特色中彰显地位,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三)坚持生态优先,环境友好的原则

牢固树立“守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化发展之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合理有度地利用农业资源。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把保护摆在突出位置,做到既要坚持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又要注重资源和环境保护,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资源利用率,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利用中保护,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

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把市场需求摆在决策的首位,既要考虑国内市场,更要着眼国际市场;既要瞄准现实需求,也要着眼潜在需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开发满足有效需求的具有当地特色和优势安全农产品,立足优质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国际和国内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优势农产品,确立主导产业产品、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促进农业对内对外开放,扩大招商引资,建设外向型的优势农产品出口及加工基地。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和信息服务,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企业和农民等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示范、引导,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营造组织优势。

三、发展目标

通过努力,到2020年,砚山县高原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逐步建成高原特色农业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具有砚山特点的高原特色农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基本形成,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之路。具体目标是:

(一)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农业总产值从2018年的46.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53.6亿元,年均增长7%;农业增加值从2018年的28.5亿元到2020年的32.6亿元,年均增长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年的10730元到2020年的12980元,年均增长10%。

(二)农产品供给水平全面提升

——高原粮仓进一步夯实。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5万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从2018年的103.1万亩,粮食总产量2.78亿公斤到2020年达到粮食播种面积10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9亿公斤以上,确保粮食总产量稳步提升,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特色经济作物快速发展。辣椒、烤烟、三七、蔬菜、油料、水果、花卉等作物从2018年的108.5万亩到2020年的118.5万亩,总产值分别为33亿元—35亿元。

——山地牧业快速增长。畜牧、家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形成规模化发展,存、出栏率大幅提高,实现肉类总产量2018年的67.6万吨2020年的70.1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分别为13.14、13.95亿元。

(三)现代化物质装备条件进一步改善

通过加快现代农业物质装备建设,2018年到2020年,新增高标准农田(地)面积5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占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50%,有效灌溉率提高到45%,不同层次的高产稳产农田面积达到55万亩以上。实现农机总动力,年均增长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50%以上;现代化基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0%,农业现代科技服务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科技贡献率达到50%。

(四)农业产业化现代经营水平逐年提高

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到2020年,农业龙头企业力争达到45户,家庭农场发展到40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50个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

(五)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大力推广污染防治、畜禽粪便资源无害化处理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包装袋(瓶)和地膜、塑料等废弃物集中处理、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环境友好型技术和农业循环经济等模式,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当季农膜回收率达到60%。

(六)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

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健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体系,全面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备案和质量追溯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到2020年,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备案全覆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健全,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

(七)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建立健县、乡(镇)、村农业技术服务体系,配备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必须的设施设备,切实改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服务条件,提高现代化服务水平;支持和鼓励发展社会化农业科技体系,实现公益性服务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到2020年,实现乡(镇)农业科技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全覆盖,村级社会化服务体系覆盖率达90%互联网+农业实现全覆盖。

(八)高原特色农业标准化、信息化得到提升

在巩固现有农业标准化基地的基础上,加快特色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至2020年,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标准化建设全覆盖。依托云南农业信息网和云南数字乡村网,把砚山农业信息融入到云南农业大数据中心。鼓励、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并融入互联网平台,加入大数据中心,推进砚山县高原特色农业产品“互联网+”行动,拓宽高原特色产品市场,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

依托砚山现有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础,按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思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以推进七大重点战略任务,以“一轴、五园、五片区”为主抓手,延伸三大现代农业重点关联产业体系为动力,以六大体系为支撑,全面推进砚山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专栏1. 砚山县高原特色农业2018-2020年产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指标单位2018年2020年年均增长(%)属性
经济总量农牧渔业总产值亿元46.853.67预测性
农业增加值亿元28.532.67预测性
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07301298010预测性
生产及供给水平辣椒产业面积万亩55604.2预测性
产量万吨6.47.25.8预测性
蔬菜产业面积万亩16185预测性
产量万吨17.3206.8预测性
三七产业面积万亩3.53.50预测性
烤烟产业面积万亩12.512-0.02预测性
油料产业面积万亩11123预测性
水果产业面积万亩10128预测性
花卉产业面积万亩3.557.8预测性
畜牧业肉类总量万吨67.670.11.18预测性

第三章 重点产业布局

坚持市场导向,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基地、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培育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重点做强三七、辣椒、蔬菜、烤烟、油料、山地牧业、水果、花卉八大特色产业,加强种子、蚕桑、马铃薯等产业的培育。

一、优化产业布局

围绕高原特色农业的目标任务,推进七大重点战略任务、打造八大高原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延伸三大农业重点关联产业体系,建设六大公共支撑体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形成布局合理、产业集中、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

全面实施“7836”工程建设任务,即:

——推进七大重点战略任务

优质高效发展战略

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基础工程强化战略

空间梯度推进战略

品牌价值提升战略

食品安全保障战略

生态保护可持续战略

——打造八大优势产业体系

三七产业

辣椒产业

蔬菜产业

烤烟产业

油料产业

山地牧业

水果产业

花卉产业

——延伸三大特色农业重点关联产业体系

特色农产品加工体系

特色农产品物流体系

休闲观光农业产业体系

——建设六大公共支撑服务体系

科技支撑体系

病虫害防控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农机化服务体系

农业品牌体系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二、具体目标

(一)三七产业

依托实施文山·中国中药生物谷建设项目,在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种植的基础上,注重深开发,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将三七产业培育成为砚山县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云南省重点产业。2020年达到 3.5万亩,总产值9.2亿元,建成国际 GAP三七产业示范基地。

(二)辣椒产业

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品结构,推进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种植、品牌化营销和产业化经营。到 2020年辣椒种植面积达 60万亩,年均递增率4.2%。辣椒平均单产(亩产)水平力争提高到 120公斤(干椒),辣椒总产量达 7200万公斤,产值 13亿元,产量年均递增率 0.58%。把砚山建成辣椒良种繁育基地,建成中国辣椒种植加工出口基地。

(三)蔬菜产业

围绕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种植、品牌化营销和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外销型蔬菜产业。到 2020年全县蔬菜面积到达 18万亩,蔬菜总产量达 20万吨,年均分别递增率 5%和 6.8%,其中:外销商品蔬菜种植面积 16万亩。全县蔬菜产业产值 13.2亿元。争取将砚山建成全国优质外销商品蔬菜加工种植基地,面向泛珠江三角洲、辐射东南亚的蔬菜集散地和交易中心。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采取订单农业方式调整品种种植结构,引进高产、高抗、市场前景广阔系列高品质品种,发展茄果类、白菜类和菜心、豆苗、银丝王等特色品种。加强质量监管,杜绝农药残留超标蔬菜进入市场。提升蔬菜产品加工包装水平,创建砚山蔬菜品牌,促进“云品入沪”,扩大营销市场。

(四)烤烟产业

进一步与工业企业密切联系,深度融合,以“2260”高端特色烟叶开发为先导,以STP项目整县推进为契机,充分发挥砚山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条件,带动全县烟叶生产从传统的追求规模效益向高端特色定制化生产方向转型升级,推动烟叶生产向品牌化转型发展,更好地满足卷烟工业优质原料需求。大力推进科技兴烟战略,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烟叶质量。深挖烟农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稳定烟区及烟农队伍,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全面提高。到2020年稳定烤烟种植规模13万亩,收购烟叶35万担,烟农售烟收入4.9亿元。

(五)油料产业

砚山县草本油料(油菜、花生)生产始于计划经济初期,至今没有停止过。砚山县以花生为主的草本油料面积发展到12万亩,总产量0.91万吨,实现种植产值0.46亿元。其中,花生6.5万亩,产量达0.73万吨,产值0.42亿元。把油料作为一个产业发展,符合国家油料产业政策,也切合砚山实际力争把砚山建成云南省的油料生产重点县。

(六)水果产业

砚山县水果基地面积已达到10万亩,产量达10万吨,产值达3.33亿元。拟巩固现有水果基地,积极发展适销对路水果品种。重点发展水果产业带动脱贫,并结合不同村寨的地域特色、海拔、气候因村施策,逐步形成贯穿全县的水果产业带,以阿舍为主的南国苹果种植区、以稼依为主的软籽石榴种植区、以维摩为主的红蜜桃种植区、以者腊(涵盖蚌峨、阿猛)为主的半边红李子产业区、以八嘎乡为主的柑橘种植区,建成五大特色水果种植区。扶持龙头企业,营造宽松投资环境,引进资金、新工艺、新技术,加大保鲜设施建设。引进果品精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宽市场销售渠道,打造“南国苹果”、“炭房红蜜桃”、“者腊半边红”等砚山知名品牌。到2020年,全县水果基地12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12万吨,总产值达到3.96亿元(现价)。

(七)花卉产业

主要围绕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建设的“中(国)-荷(兰)砚山花卉产业双创示范园”、花卉试验站的建设,融合花好花卉公司一、二、三产业发展,结合旅游业的开发,重点发展鲜切花、观赏花和食用花。主要发展彩色马蹄莲、重瓣玫瑰、薰衣草、多肉、万寿菊、桃花、李花等品种。重点布局在江那镇、阿舍乡、平远镇、维摩乡等乡镇,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打造花卉产业品牌,扶持花卉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力争到2020年,全县花卉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花卉综合产值达到2.5亿元。

(八)山地牧业

砚山县山地牧业历史悠久,发展山地牧业资源丰富。今后将作为重点支柱产业来抓,做大做强山地牧业。加快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养殖转变,建设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对养殖大户、家庭牧场、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扶持。鼓励企业向养殖、加工纵深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电商市场与实体市场结合、互联网与产业融合、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对接等新业态,创新流通方式,招商引资与培育地方业主相结合,推广实用技术,提高科技应用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示范带动全州山地牧业发展,做大做强山地牧业。引进云南五联清真肉业精深加工建设规模为年屠宰加工肉牛6万头,年产肉制品2.4万吨。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政府、农户、企业共赢。对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当地畜牧生产及肉类加工产业升级等全产业链的发展。引进北京大北农集团云南昌农农牧食品有限公司开展年出栏20万头仔猪的种养殖循环农业。到2020年,全县畜牧业肉类总产量达到70.1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13.95亿元。

第四章 重点任务

一、建设蔬菜高产高效生态示范基地重点项目

依据蔬菜产业发展的规划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确定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

建设高产高效生态示范基地重点项目 高产高效生态示范基地重点项目主要针对蔬菜产业高产高效生态示范基地及生产技术推广规程。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特色明显、集中连片、生态循环的示范基地,从源头上保证全产业链开发原料供给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对基地的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建立农民股份合作新机制,引导多元化的利益联结机制。 蔬菜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项目:包括蔬菜种苗繁育基地提升改造项目、辣椒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绿色辣椒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无公害辣椒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特色(精细)外销蔬菜基地项目、蔬菜高标准生产基地改造提升项目、外销型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外销型绿色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外销型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国家级蔬菜标准园、节水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蔬菜作物水肥一体化试验示范项目。
蔬菜产业重点建设内容和规模
序号项目名称重点建设内容布局区域备注
1外销型绿色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占地面积 1.5万亩,按照绿色蔬菜生产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种植区内路渠、排灌系统、电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制定,培训推广等。者腊乡、干河乡、盘龙乡、稼依镇部分地区;基地位于高产蔬菜科技示范园?
2外销型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占地面积 16万亩;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种植区内路渠、排灌系统、农电线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制定,标准栽培技术的培训推广等。阿舍乡、平远镇、稼依镇、江那镇、阿猛镇、干河乡、者腊乡、蚌峨乡、维摩乡等?

二、烤烟产业重点建设项目

依据烤烟产业发展的规划思路、目标与重点任务,确定规划期间促进烤烟产业加快发展的重点项目。

烤烟产业重点建设内容和规模

序号项目名称重点建设内容布局区域
12260高端特色烟叶开发按照“政府主导、工商协同、县负总责、乡村落实、奖励到户”的原则,坚持“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的开发理念,锁定“云烟”“大重九”高端品牌原料需求目标,突出政工商联动,以新理念推进烟区供给规划,以新模式完善考核管理机制,确保高端特色原料稳定供应、烟农持续增收、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产业发展升级转型。盘龙乡、江那镇
2烟草可持续发展项目(STP)按照管理、作物、环境、人四大版块标准,进行烟草生产过程的各项操作,以STP项目整县推进为契机,作为砚山烟叶及大农业与品牌化、国际化的一个积极探索。整县推进

三、花卉产业重点任务

中(国)-荷(兰)砚山花卉产业双创示范园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项目建设面积122亩;根据规划的总体要求,项目建设分为设施农业展示区、石漠化治理植物展示区、林果花卉经济展示区及综合服务区。其中,设施农业展示区39.9亩,林果花卉经济展示区14.2亩,石漠化治理植物展示区66.7亩,综合服务区1.7亩。农业设施总面积29024平米(43.5亩)。 项目预计总投资1800万元,其中:文洛式玻璃温室和包装车间建设费用870万元,标准钢架大棚建设及配套费用430万元,综合服务区建设费用180万元,土地“三通一平”费用200万元,林果、花卉、石漠化植物种苗费用70万元,部分配套建设费用50万元。

四、水果产业重点项目

中(国)-荷(兰)砚山花卉产业双创示范园 围绕砚山县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以石榴、红蜜桃、李子产业为主的水果产业为主攻方向,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和科技人才培养。凭借云南砚山独特的气候和优良的土地资源,依托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建设由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科技支撑、市场运作、农民(社会)参与的模式,以砚山县为核心,建立林果试验站,建设100亩软籽石榴为主、拓展适宜水果品种筛选、育种及科研试验核心示范基地,整合砚山县和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优势资源,组建研发团队、解决关键技术、培养实用人才,搭建创业平台、加速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将林果试验站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区域性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基地、高原特色产业品牌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将砚山县建设成为立足当地、带动周边、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特色经济林果试验示范推广基地。

五、山地牧业重点项目

为实现2020年畜牧业发展的总目标,结合全县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围绕畜牧业商品生产、加工和服务体系建设,合理确定畜牧业发展急需重点项目,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一)云南五联清真肉业精深加工项目。建设规模为年屠宰加工肉牛6万头,年产肉制品2.4万吨。建设内容:肉牛屠宰精深加工区、仓储区、冷冻区、办公区、生活区、物流区、展示区等功能性建设内容。项目计划总投资3300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财政资金补助300万元,企业自筹32700万元。项目建成后,公司将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政府、农户、企业共赢。项目建设达产后年平均可实现销售额约11.8亿元,生产期平均年可实现税金7133万元,除了能够直接带动当地现代农业和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当地畜牧生产及肉类加工产业升级等全产业链发展外,还可以直接创造800多个就业机会,对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物价、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均有积极的实际意义。

(二)北京大北农集团云南昌农农牧食品有限公司年出栏20万头仔猪暨种养殖循环农业建设项目。新建一个规模养殖场,新建猪舍15万平方米、出栏20万头仔猪,示范带动建档立卡户213户,建设猪舍4000平方米,蓄粪池4000立方米,堆粪场在500平方米,仓库500平方米,饲养规模在3000头/批。项目计划总投资100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500万元,企业自筹9500万元。项目建成后,出栏20万头仔猪,满足砚山县内仔猪有效供给,示范带动示范带动建档立卡户213户脱贫致富。

(三)砚山县2018年退耕还草工程。实施退耕还草2000亩。项目计划总投资278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200万元,农户自筹78万元。通过实施退耕还草2000亩,退耕户共获得中央直补资金收入200万元,达到正常生产能力(2019年)后,年亩产鲜草达3000公斤,2000亩年新增优质牧草0.6万吨,可饲养0.16万羊单位牲畜,折合年新增出栏山羊0.2万只,年创产值200万元,平均退耕还草地亩产值达1000元以上。

(四)砚山县2018年粮改饲试点工作项目。施粮改饲0.56万亩,收储饲料1.67万吨。其中:自种青贮玉米1640亩,实行定单种植青贮玉米3960亩;实施青贮窖收储1.67万吨。项目计划总投资1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100万元。通过实施粮改饲种植面积0.56万亩,平均亩产青贮玉米按2.98吨计算,年可收储青贮玉米总量1.67万吨,按照10吨青贮玉米饲养1头肉牛出栏计算,年可出栏肉牛1670头,实现肉牛销售收入1900余万元,实现利润600余万元。通过建立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建设,加快现代草食畜牧业发展步伐,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主导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建立组织协调机构

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级主要领导挂帅,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由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兼主任。强化统一领导,建立和明确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县级部门、乡镇以及民间机构的协同机制,强化上下级之间的渠道整合,提升对外沟通和协同水平。建立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职责分工体系,完善不同层次的具体协调机制,明确工作重点任务和项目清单。定期召开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联席会议,以问题清单、督查通报等方式方法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推进落实。

(二)明确职责

县委、政府应建立由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牵头部门协调落实、相关部门协作的联动机制。县乡重点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实行一年一方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要把责任落实到各责任部门,主要职能部门要主动牵头加强对相关产业的组织指导,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要把重点产业、重大工程的牵头责任分解到县级有关部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各类农业投资渠道安排的项目,要紧紧围绕八个重点产业,形成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确保政策落地

(一)坚持规划统领

根据《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文山州“十三五”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制定《砚山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并经过县规划领导小组审查通过、县人民政府批准,具有严肃性,是砚山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纲”,要用规划引领,一抓到底,不能“朝令夕改”。各个产业要制定具体的子规划,协调推进总规划的实施。

(二)国家、省、州通过的政策要坚决贯彻执行

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保障,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意见》(云发〔2014〕14号)、《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专项项目管理办法》、《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和州委、州政府出台的《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文发〔2014〕17号)以及砚山级产业化资金支持政策等要坚决贯彻执行。

三、加大资金投入

(一)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在积极争取中央、省和州级资金支持的同时,县本级财政也要尽最大努力加大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建立资金整合协调机制,加大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相关资金整合力度,重点用于优势特色产业原料基地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龙头企业技改扩能、品牌创建和科技研发、产品市场开拓和品牌培育扶持以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支持奖励等。

(二)拓宽投融资渠道

建立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项贷款,银行给予利息优惠,政府给予适当贴息,重点用于农副产品收储、加工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研发、基地建设等。鼓励和引导金融信贷支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并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贷款;鼓励和支持金融信贷开展“三权三证”担保抵押贷款;鼓励支持农业融资担保机构发展并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开展农业贷款担保;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发挥“四两拨千斤”作用;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向基层延伸服务网点,创新服务机制,探索农业保险险种,扩大保障品种。

四、加强考核评价

(一)建立检查监督制度

县政府作为砚山县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编制实施者和实施主体,要注重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结合,避免“两张皮”。要建立检查监督制度,形成人大监督、政府督查、部门检查制度,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各责任领导要切实履行职责职能,年初要制定并分解各产业的目标任务,年中、年末要分别进行跟踪问效,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二)建立考核评估制度

建立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强化对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和规划实施部门奖励、惩罚的重要依据。规范考核评估主体和评估程序,将规划实施考核评估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根据形势变化和规划执行情况及进度,适时进行必要的修订,避免偏离确定的原则和发展方向,增强实施规划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科学合理制定考核评价指标和内容,要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一年一度的考核评估,采取坚持组织考评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正确评价工作业绩。

(三)建立指标约束制度

强化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指标的约束力度,对规划中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重要任务,要具体细化规划约束指标体系,将指标明确分解到规划的年度执行目标计划中。年初就制定明确具体的指标,并分解到各级、各责任部门,使各级、各部门做到任务早明确,工作早部署,确保规划年度目标任务的推进。

(四)建立激励约束制度

进一步明确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影响激励和约束的因素,健全以目标责任为前提、以绩效考核为手段、以激励约束为核心的整套激励约束制度,使执行效果与干部履职考核评价、奖惩紧密联系。在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完成情况的限期考核评估基础上,将各级政府和实施部门的规划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排名,向社会公布,形成工作激励约束制度并予以奖惩。对为规划作出积极贡献的部门、责任人实行奖励,鼓励干事创业;对执行不力的部门、责任领导进行追究,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确保规划能够顺利实施。

五、加强宣传引导

舆论效应既是无形资产,也是效益。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企业和经营主体要充分认识。

(一)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

省、州级媒体要形成合力,文山日报、砚山政务网、农业信息网要开辟“高原特色农业”栏目,加大对高原特色农业宣传力度,唱响高原特色农业“砚山品牌”,努力提高产品知名度,让砚山高原特色农业产品搭乘信息快车走出文山,走向外界,彻底改变地方产品“声音小”、“频率弱”的被动局面。

(二)政府要充分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产品营销搭建平台

一方面要建立农产品展示交易平台并定期举行,积极组织和鼓励企业参加本级农产品交易会、展销会;一方面要抓住各种机遇宣传地方产品,组织和鼓励企业参加省级、国家级和世界级农业博览会、商品展销会等。通过组织和参与各种形式的博览会、展销会和交易会,展示砚山高原特色农业资源和产品,提高知名度。

(三)企业要充分认识舆论效应的重要性

要形成“舆论也是生产力,舆论也是效益,更是无形价值”的共识。一方面,要主动融入云南信息大数据,搭乘信息快车,加大自身及产品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要主动抓住各种机遇,积极组织参与各种博览会、展销会、交易会,提高自身产品、品牌知名度,寻找合作伙伴,做大做强企业和品牌。

0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会员登录
足球365在线直播 主办 足球365在线直播办公室 承办·砚山县电子政务办公室 制作及维护
地址:砚山县江那镇龙头街24号 电话:3122044
欢迎使用“中国三七之乡”网络实名访问本站 砚山县电子政务QQ群:37808212
备案号:滇ICP备05004378号 网站标识码:5326220054
网站地图
关闭×
手机访问
官方微信